本站讯
(记者 黄鹏春)11月11日上午9:30,由我校团委主办的第4期渌江讲坛在图书馆报告厅举行,“高颜值、高学历”的邓露教授担任本期主讲嘉宾,团委副书记邓超、组织部部长叶胜茂、宣传部部长吴婧及
300余名
学生代表参加
活动
。
本期嘉宾 邓露
湖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湖南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正处级)兼学位办主任,美国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学土木工程专业博士。湖南省青年联合会副主席、湖南省青年科技工作者协会副秘书长、湖南省政协委员、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委员、中国青年科技工作者协会委员,入选中组部首批“青年千人计划”。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出版过英文专著1部,发表过学术论文100余篇。
走进工大
邓露教授表示,今天来到美丽宽敞的湖南工大很舒心。他将通过讲述自己个人的成长故事来和同学们做一次简单的交流,希望同学们能有所收获。
学习经历
他回忆自己小学和初中时的学习条件艰苦,经常换地方上学,英语还是由数学老师兼任。不过他觉得十分庆幸的是村里的学习氛围非常好,有位初中获得全国奥林匹克物理竞赛金牌的邻居哥哥一直是他学习和超越的榜样。
中考失利虽然让他不能沿着邻居哥哥的脚步被保送湖南名校长沙一中,但他进入了家乡的双峰一中,并遇到了影响他一生的对手与伙伴——他的班长,一位无论从学习、体育、计算机应用技能等方面都完全“压制”他的人。
高中三年,他们俩之间角逐竞争。遗憾的是,他在高考的赛场再次失利,而他的班长成功考取了北京大学,他则考上了华中科技大学。
那一年,邻居哥哥获得美国斯坦福大学的全额奖学金,他觉得自己离目标越来越远。
庆幸的是,在刚刚进入大学,他再次找到了自己大学的榜样,一位学习成绩优异的学姐。学姐作为全校20个特等奖学金获得者为新生作的演讲,让他迅速树立了大学目标——出国深造!
追逐梦想的野心如小草,一直都没有枯萎,反而因一次次挫折而越发坚毅,随风向阳葳蕤而生。他甚至对自己提出更高的目标:我是不是可以本科期间就实现出国深造的目标?于是他给自己定下了必要达到的小目标:
1、成为学生会主席或副主席;
2、成绩要拿到专业第一;
3、培养一个自己的特长;
4、发表一篇论文。
他最忙碌的时候按照5分钟给自己定任务完成计划,甚至养成了10分钟就可以睡一个好觉的习惯。他为了发表论文做基础实验,大胆向学院领导申请,在当时的硕士研究生都不一定能发表学术论文的情况下,最终以本科生的身份发表了一篇高水平专业学术论文,并成为全校本科就获得海外名校直博资格的第一人,创造了“前无来者”的奇迹。
在良师的指导下,他选择了美国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学。几乎同时,他高中时代的班长,那个让他一直视为最厉害的对手和朋友,也考取了美国的另一所高校。经过他四年的努力,他们又回到了同一个起跑线上,而让他最兴奋与激动的是,他竟比他的班长要早4天飞往美国!这对他来说是对自己这么多年来日夜努力与拼搏最大的回报,他在登机那一刻哭了……
海外打拼
出国后,他比别人更努力,别人平均要花七到八年时间取得的博士学位,而他只用了三年半;别人博士论文发表两三篇,而他则发表了八篇。在他攻读博士研究生时,他是作为第一个本科生进入项目研究团队。经过自己的不懈努力,不仅完全融入团体中,更是从团队中的“小不点”成长为领袖级人物,特别是在英语写作的语法和逻辑上面具有团队里最不可替代的优势。
临近毕业,他深刻认识到,自己在学校学习的专业知识,其实只占所需技能的三分之一,还需要在人际交往和表达沟通等方面不断完善自己。
毕业那年,美国遇上了罕见的金融危机,在许多世界顶尖学府的毕业生们也找不到工作的时候,他凭着过硬的综合素质和突出的面试能力,通过几轮激烈竞争的面试,拿到当时综合全美第一的美孚公司的offer。
在本次讲坛中,他划重点给我们分享了面试应该谨记的那些事。无论面试官与你如何交谈,我们都应该把他从其它话题中牵引到以下他最想知道的三点:
1、说明自己很优秀。
2、说明自己对公司很感兴趣。
3、让面试官相信自己是最合适这个职位的人。
在美孚公司的工作中,他更是一路高歌猛进,两年就成为全公司最年轻的项目主管,而美孚其它员工要达到这个职位平均需要花费七到八年,那一年他才27岁。
但是,在面对如此绚烂的个人发展前景时,他却选择了辞职回国。迫使他做出这个选择的,是来源于一种“刺激”。这种刺激是高精端领域的那种小数点后11位和4位之间的微末差距,虽然差之毫厘,但相隔几十年。
越是了解,越是不甘。在异国他乡,他一方面欣喜于祖国的强大,欣喜于祖国在改革开放四十周年来在各大领域中取得的傲人成绩,却也深知中国在某些技术发展中还是和世界第一水平存在一些差距,所以他选择了回国,成为中组部首批“青年千人计划”中最年轻的海归学者。
教育报国
回国后,面对着进企业工作与进高校科研这两个方向的抉择中,他再次听从了自己的内心。他觉得他应该把自己在海外所学带回国,为国家培养更多的技术人才,让国家的技术人才队伍得以发展和壮大。其实他回国后的收入,仅仅是原来工作收入的十分之一。
近年来他帮助了很多和他一样渴望出国深造的学生,甚至培养出一位比他更年轻有为的人才。他为“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而感到自豪,觉得这就是他放弃个人的名利得失,回国执教的最好回馈。
一路繁花锦绣
邓露教授的人生是一个标准的励志故事,聆听者激动振奋,但效仿者不知几何?
梦想要照进现实,需要很多的条件,比如合理的目标、坚韧的奋斗、积极的心态和美好的时代。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我们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走出国门,看过世界、享过名利,但更多的有志之人愿意回归祖国,和祖国人民共赴一段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的旅程。
正如邓露教授所言:人生会遇到的困境非常多,但是机会也会非常多。人生的发展会让目标也不断的改变,榜样也会不断的改变,但只要你确定目标,并尽全力去拼搏,梦想实现的速度比你的想象要快得多。
理解时代,才能在时代中存活;创新时代,才能做时代的弄潮儿。在这个中国改革开放、日新月异的时代,我们每个大学生都应怀着中国梦,艰苦奋进,努力开拓自己的新天地。荆棘会布满在在成功的路上,但花香也存在于每一个角落,让我们拼搏出一路的繁花锦绣!
渌江讲坛:
渌江书院是指湖南第二大的书院,也是“湖湘文化”的传承地之一,培养了清末名将左宗棠等一大批人才。本讲坛以“渌江”为名,希望湖南工大学子能传承渌江书院精神,发扬湖湘文化。渌江讲坛作为团委开展的特色品牌活动,主题内容涉及文学、经济、社会、历史、军事等诸多领域,作为广大青年学子第一课堂教学的重要补充,提升工大学子的综合素养。
(摄影记者:丁吉成 张铱琳 曹艺敏 吴华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