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我工大,百师你我争先 入我城环,师德熠熠生辉(2021年“我身边的好老师”获奖征文)

2021-08-20 09:55

 

像是贾平凹先生的回忆那般,在湖南某一年闷热的夏,九月伊始,她也提着自己的一只行李箱踏入了工大校门,在陌生的地方等待再一次启程。

怀念往昔,人之常情。为了未来一边拼搏,一边常常想起曾经的同窗,也自然忘不掉诸位老师。古汉语中对“者”字运用很雅:奉使命办事的称使者,未剃度的出家人称行者,有节奏地扭动身体的称舞者。何为师者?脑海中下意识地蹦出一句“传道受业解惑”来。

全新的师生关系让人不知所措,她总是忍不住去想,这里又会遇见怎样的老师?两年光阴,时过境迁。十年寒窗之日,时时拼搏,与老师几乎是朝夕相处,彼此之间已是深刻了解,幼稚的高中思想让人误以为只有时间的沉淀才能让人发现老师严厉外表下的“好”;时至今日,大学让人眼界开阔、格局宽广,才觉大错特错,原来“好老师”一直就在身边。不管学生是谁、来自何方;无论相识多久、交情深浅,仅需那样简单的几次课堂,两三个眼神,四五句谈吐,几番交流,便能有如沐春风之感,不觉间早已是受益匪浅。

第一次细数着种种,她回头望去,才发觉身边,其实早已有无数身影——

姚姓,名为迪辉。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无意中读到这句诗,她忽地就想到这位虽未走上三尺讲台,但却领着懵懂的新生走入校园,陪伴他们逐步成长的导员老师来。

她本以为,不是学生干部的自己,也许与辅导员老师再难有什么交集,却未曾想到整个班级这一路成长至今,始终都有姚老师陪伴左右。在点滴细节里,她也正渐渐地读懂老师。初心如磐,笃行致远,作为新时代的党员干部,姚老师似乎总是带着“红色气质”,尊党、敬党,言传身教,身体力行,亦有发自内心的家国情怀。“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这么久以来,同样也是姚老师带领着一批又一批的学生党员,给予每个人信仰、信念与信心的支持。

她想到曾经推优会议,初次主持的班干同学略微紧张又不慎乱了整个流程,脸色煞白一言不发,姚老师诚然觉得可笑又可气,却依旧是态度温和,为我们讲述工作的原则问题,为我们理清流程的安排,与我们解释其中的因果缘由。步步引导,化解了班干同学初始的紧张,也是为大家上了重要一课。无形之中,又拉着同学们向前迈出一步。她又回忆起更久之前,长时间的伏案做图让人颈椎隐隐作痛,无奈之下只好请假前去检查;病情无关紧要,然而几周已过,交谈之间,这连母亲都早已遗忘的小痛小痒,却仍被姚老师挂在心上,句句关怀。处理着一个学院的繁多事务,管理一着个年级的数百学生,却依旧能够在学生工作上,尽显威严气度;在私下,又是细腻关怀。不授予知识,却是良师,是益友,是大学时代的启蒙者,是新生活的引路人。

杨姓,名之为英。

杨老师一向是较为严格与认真的,也是诸位老师中对于大家的学习生活颇为关注的。初始师生共同学习,身边同学还都沉浸在浓烈的新鲜感中,不可自拔。大学的色彩固然丰富,然则,初次踏入新世界,未知的专业与领域,尚浅的知识与学习,带来的是前方的一片雾茫茫。又有几人能够完全破开迷雾,清晰地看到前方的路呢?她也迷茫了很久,常在晚课自习之时发愣紧盯着专业教室桌子里面卷起的边,一次次想着还有哪些方向可寻,一点点试着积攒对本专业的了解与喜爱。偶有几次奋力拼搏,不曾想竟被杨老师细心捕捉,多次私下交谈,给予关怀鼓励。

那段时日里,仿佛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无数新的知识涌入,于惊叹之间,又有无尽的鼓励如强风般助燃起热爱的火花,愈烧愈旺,让她在火光的照耀里敢于正视自己,抛弃入学时的阴沉、无力与迷茫,去追逐更好的自己。

“每一天都活在自己的热爱里”,青春不可枉为白纸一张,需要添加新的注解。她始终感激,倘若不是迷茫时期杨老师的指点与鼓励,自己如今又会余有有多少动力呢?“每一届都是这样,想鼓励激发大家去奋斗,我不过是多留意了那么一点”,一言既出,她也不再试着去开口道谢。“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她想到这样的诗句,也深谙其中的赞美之意,但比起这样的描写,她更相信的是“润物细无声”的比喻——就像水一样,真实,而又自然。师者也可如水一般波澜不惊,平平淡淡,给与学生处事不惊的教导,又如春雨般悄无声息地给予帮助与引导。在身边,如影随形;破迷津,指明方向。

朱姓,名为玲君。

当专业课程逐渐变得繁重起来,她也开始在心里隐隐期待所剩不多的通识课程。工大总会给人以突然的惊喜,在这样的期盼中,她又一次幸运地遇见一位“好老师”。谁能够预料到呢?一门应用写作课,见闻的不仅是日常语言文字使用的小错误,学到的不仅是规范严谨的文书写作,还可窥得生活百态,习得最质朴而真实的道理。

“朱老师不一定能教出最好的课,但朱老师一定会很努力地去做正直的人,也希望能为同学们树立一个榜样”,她已然不能清晰地记得朱老师上课所讲的每一个事迹案例,但她始终记得,老师一直都在努力践行自己给予的承诺。

她记得讲台上的老师强调着“风雪中”与“风雪天”的细微之异、天壤之别,分析新闻报道,斥责领导大摆官架、空留学生迎接等候之举,针砭时事,直抒己见;她也记得一张张借条与欠条的分析与写作讲解之中,老师口中的人间冷暖,教人见得生活黑暗一面,却依旧期望学生向阳生长。

追求文学的严谨与文字所带来的快乐,成本很低,有时候只需要清醒的头脑与一份热爱;但有时候,成本又似乎很高,需要透支你的整个生命,把那一份严谨变为为人处世的严谨与认真,把那一份热爱化成对生命和生活的热爱。她相信,不只是自己,班上的每一位同学,甚至是每一位认真听过朱老师讲课的同学们,都能够在在朱老师这里感受到她那如同对于专业般炽热地喜爱与追求的人生态度。师者,教导之法亦是各样,相比他人,朱老师更似火焰般热烈,将正能量燃起,让人只觉得前方之路一片光明而充满人间温暖。

……

带你走入大学,怀抱新的理想;让你学会热爱,以致走得更远;教你善于处世,寻对人生之路。

走进来,行更远,看更高——何为师者?为师,定不止于传道受业解惑。“师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者也。”不再需要别人来回答补充,身边的恩师早已给出了答案。老师终究也都是平凡生活里的普通人罢了,谁又说“好老师”一定要作出多么无私伟大的奉献呢?不必,不必,在她的心里,每一位老师的指导与陪伴,都已在人生之中留下了难以磨灭的痕迹,在某个关键的交叉口处,她们扳动扳手,让前行的列车时时变轨,最终驶向最光明的那个未来。

在几年后不久的六月,她也会毕业,离开校门,依旧提着那行李箱,去往下一个陌生的地方。与来时不同,这次她的箱子,将会是沉沉甸甸。她会把所有记忆都装在箱子里,她的梦也会再次描摹每一位恩师的面孔。

她不会试图把自己的名字留在工大的某块砾石或某片树叶上当做纪念,作为无数的城环学子的一员、无数的工大学子之中的一位,她觉得自己其实更像是这万千人的一个缩影;她相信故事不是自己独有,也许这是工大学子共有的精神财富。

“厚德博学,和而不同”,大地具有广厚之德,故能载生万物,而君子亦应增厚美德,容载万物。在湖南这一片红色热土上,在湘江孕育着的株洲市,似乎比常人更有一种情怀抱负,这里的人民教师率先卯足了劲往前冲去;“明德、精业、求实、创新”,似乎比常人更有一腔赤忱热情,这里的人民教师身体力行,与万千学子同发展、共求索。

“望我工大,泰山西路八十八号,百师你我争先;入我城环,老冶金楼砖红不褪,师德熠熠生辉。”

这是年轻的大学生才会拥有的充满朝气蓬勃的呐喊,更是从现在到将来的,默默的不变的祝福与期望。

分类:青春风采 标签: